聯名詩歌藝術展覽活動處處春意盎然,萬物始春!
【左邊區(qū)域是萬物有靈板塊,關于自然、萬物和詩意】
自然有道,萬物有靈,無需言語,就能告訴我們它的千頭萬緒。而我們在世上走一遭,就是為了看繁花,僅就一朵花開,便能安慰一天的壞心情。
【右邊區(qū)域是人間煙火,關于生活、日常和童趣】
喂馬,劈柴,周游世界;關心糧食和蔬菜,關心每一條河和每一座山。人間的四方煙火,生活的日常細節(jié),每一個普通的日子,都因為熱愛,而變得富有詩意,變得溫暖有趣。
【中間是囈語呢喃,關于生命和想象力】
當我們試圖靠近星辰大海,試圖解釋生命,我們應該也就有了足夠的能力,對抗成長的銅墻鐵壁。
【藏在里面的,是光詩歌,他們相信會寫詩歌的孩子不砸玻璃】
他們是一群孩子,和動物交朋友,在自然中奔跑,是大山未來的主入。他們是一個公益組織,教考大學不考的詩歌,信奉“會寫詩歌的孩子不砸玻璃”。他們在一起,把詩歌當作翻譯器,他們把詩歌當作翻譯器,用詩歌撫慰大山里孩子的心靈。期盼著有一天他們長大了,采茶、鋤地、干活停下來的時候能想起那些撫慰過他們心靈的詩歌,能拿起筆再用詩歌豐盈蒼白單調的生活。
于是“我們”的故事就這樣開始了:因為這些孩子對自然動物的親昵,有了「萬物有靈」,因為彌漫在生活日常的童趣,有了「人間煙火」,因為他們偶爾對生命的好奇和想象,有了「囈語呢喃」,因為孩子、是光和水街,有了一場觸動,一個叫《萬物呢喃》的聯名詩歌展。